2020年是全面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必须交上一份合格答卷之年。目前,仍然有些企业单位存在少部分的贫困职工,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企业生产和市场需求受到影响,市场需求的减少带来产能的减弱,导致部分职工贫困的经济状况没有得到改善。为进一步建立完善困难职工帮扶体系,精准识别、精准帮扶困难职工,本文就2020年困难职工援助工作展开探究。
一、困难职工的贫困现状
全县范围内,由各单位自主上报,且经过年初的贫困户筛查鉴定之后,现有在档困难职工45户,其中特困职工17户,一般贫困28户。在走访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些困难职工家庭生活较为困难,职工身体或者家庭成员身体有的存在疾病,他们的心理状况较为悲观。
二、困难职工致贫原因
1.身患疾病或残疾
经过调研了解到,在困难职工群体中,有 3户是因身体残疾致贫,有4户是因职工本人或者家庭成员患有疾病,花费了大量医疗费而致贫。
2.子女上学
这些困难职工家庭中,有的子女是在外上大学,有的子女还在读小学、初中、高中。学校的学费对他们来说,是一项较高的开支。此外,虽然国家义务教育阶段,有对于贫困学生家庭有相关帮扶政策,但是有的孩子由于心理自尊或不愿意让同学知道自己家里贫困等原因,没有向学校报告家庭贫困的实际情况,所以没有领取国家助学补助。
3.工资收入低
在这些困难职工群体中,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他们的工资性收入较低。有的收入1000元/月左右;有的收入来源不稳定,靠打临工为生,但是临工时有时无。同时,他们的收入渠道较为单一。
4.缺乏一技之长
大部分困难职工缺乏一技之长,比如就会在工厂里简单操作机器,或者纺织厂简单操作工。一旦厂里效益不好,没有活儿干的时候,收入随即降低。缺乏其他谋生技能。
5.缺乏劳动力
有的困难职工由于特殊原因暂时不能参加劳动之后,家庭里就剩老年人或者小孩儿,缺乏可务工劳动力,导致贫困。
三、困难职工脱贫的必要性
困难职工的解困脱困工作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题中应有之义。如果不重视现有困难职工的脱贫工作,将影响全面小康的进程,影响群众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长此以往,不利于社会稳定和社会公平的实现。要加快实现全面小康、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的步伐,就必须重视困难职工援助工作。
四、困难职工援助的措施
1.精神帮扶
重在帮助困难职工转变观念,增强战胜困难的信心。对于如何看待贫困,这种思想理念的转变是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先导。县总工会要充分发挥教育引导职能,引导困难职工正确看待目前的贫困现状,引导职工下岗不气馁、失业不矢志,鼓起他们战胜困难的勇气,让他们自信自强、相信未来、拥抱未来。
2.物质和资金帮扶
重在帮助困难职工解决生活中的燃眉之急。如2019年春节期间,县总工会累计为298名困难职工打卡发放慰问金。办理或激活工会会员服务卡13438张,信息采集15450张,新建服务基地11家。2019年,帮助23名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圆梦”,发放金秋助学金12.2万元。发放生活救助金8.16万元,帮扶21名困难职工减轻患大病医疗费用。目前2020年的“金秋助学”活动正在申报中,县总工会将一如既往地依法依规给予困难职工家庭最大的物质扶持。
3.政策帮扶
在帮助困难职工落实低保政策待遇的同时,主动担当,积极作为。出台《化工行业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助学临时救助暂行办法》,帮助化工行业困难职工家庭子女入学读书;高温季节为10个企业送上9万元的慰问品。
4.技能和项目帮扶
重在帮助困难职工自主择业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比如,2019年组织全县有就业意愿的女职工,参加市总育婴师培训。2019年联手教育、卫健、统计、阜城街道和东沟镇工会等单位分别开展课堂教学、护理技能、统计技能、滤料行业、风筒行业等各类技能竞赛9场次。2020年,县总工会,将联合县人社局深入探索电焊、电脑、缝纫、家政培训班,形成以县职业培训中心为依托的,以定向培训为载体的供需匹配的对口职业培训。
5.提供岗位、就业帮扶
为困难职工提供就业岗位,帮助他们实现再就业,也是帮扶工作的一个重点和亮点。比如,2019年县总工会承办了省职工服务中心成立暨工会促进职工就业创业专场招聘主场活动,活动期间共为620名求职者找到了工作岗位,其中也包含部分困难职工群体。2020年县总工会将继续深入开展职业介绍帮扶工作,解决困难职工再就业难题。
6.开展法援职工行动
开展宪法宣传活动,在县人社局、司法局、法院和开发区、阜城街道、益林镇、东沟镇、板湖镇等镇区、街道设立“职工法律援助站”,在重点企业设立“职工法律援助点”,组建工会法律志愿者队伍,为62家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努力构建覆盖全县企业的“半小时法律援助服务圈”。探索创新“法律援助跟着农民工走”维权模式,为困难职工群体解决劳资纠纷,提供法律援助,挽回经济损失。
五、结语
职工群众是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力量。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在各自岗位上默默奉献,助力国家朝着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他们也应当成为社会发展成果的共享者,在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路上,绝对不能让他们“掉队”。因此,各界工会组织应当关心关爱职工群体,特别是困难职工群体,以积极的行动做好2020年困难职工援助工作,向人民交出一份关于困难职工解困脱困工作的合格答卷。
上一条:工会经审工作必须增强“三性”
下一条:结穷亲 帮穷户 拔穷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