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抗疫,他情洒荆楚,疫情面前“无问西东”;对口支援,他情系西部,传播知识传授技能。多年来,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主治医师姚俊秉持一颗仁心,用真心真情实践着最初的信念。
一身白大褂,浅蓝色医用帽,浅蓝色医用口罩,见到姚俊时,他已经从武汉回来经过14天隔离期,进行简单休整,投入到了常规工作中。
春节前,新冠肺炎疫情袭来,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也重写了姚俊的工作安排。
1月19日,随着新冠肺炎疫情日益严峻,市人民医院决定启用负压病房、隔离病房。1月24日(大年三十),在上海进修的姚俊回家过年,刚到家便接到医院电话,问是否愿意进入负压病房。没有一丝犹豫,姚俊当场表示愿意。次日参加医院会议和培训,1月26日一早,他和同事正式进入负压病房。
尽管医院后勤保障到位,但是面对未知风险,大家身心压力依然较大,尤其是最初一周。临时组建的队伍,人员从各科室抽调而来,多数没有相关经验。作为呼吸内科主治医师,为了大家迅速上手,为了运转调度能快速运行,姚俊连休息室都不去,干脆在负压病房值班室凑合,无论凌晨一两点还是三四点,每有情况,立马起身处理,每天只能睡三小时左右。此外,他还主动挑起了最危险、感染风险最高的全部咽拭子采样工作。巨大的精神压力,连轴转的忙碌,让他整个人瘦了一圈。
2月19日,姚俊从负压病房出来,因为要转换“战场”。当天,我市接到紧急通知,要求市人民医院立即组成医疗队驰援湖北。姚俊再次接到医院电话,问是否愿意加入医疗队。依然没有片刻犹豫,他愿意。其实,早在进入负压病房前,姚俊就和同为医务人员的妻子说预感到要驰援湖北,那时夫妻俩就商定,若有需要,不用讨论,去。
2月20日,东台人的朋友圈被勇士出征湖北刷屏,当天上午,姚俊等18人参加第八批江苏援武汉医疗队出发。舟车劳顿,在大巴车上,医疗队接到指令,明确了这一趟的目的地是战“疫”最前沿,武汉。到达武汉休整过后,大家进行了整整两天半穿脱防护服等培训和考核。2月25日,姚俊正式进入武汉市中心医院呼吸二区。作为定点收治医院,整个院区收治的全是新冠肺炎确诊病人。在那里,姚俊被任命为医疗队第6小组小组长。他重点关注疑难危重患者,坚持本班的事情本班完成。时刻关注患者生命体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根据病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忙碌之余,还进行心理疏导治疗,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
鼓励和感动则是看到一个个患者治愈出院,以及当地医护人员、患者,包括普通百姓展露出的最善意的笑容。毕竟是有风险的前行,为了防止感染,医疗队员每天在医院、专车、宾馆间重复着单调严谨的路线。为了减少防护服的穿脱,进入病区前不喝水,少吃饭。单调而劳累,但姚俊有着自己的减压方式——阅读。他沿袭多年习惯,得空便捧起随身带的医学书籍,直至3月19日,防控救治形势明显改善,医疗队接通知提前结束支援。这期间,他写下四五小本阅读笔记。
疫情是暂时的,穿梭在病房、忙碌在门诊才是日常。从一名医学生,到2003年在市人民医院入职成为一名医生,姚俊始终认为不断精进,为患者造福是医者一生追求。这也是他一直努力的方向,无论是在原有岗位还是对口支援,他都用心用情尽最大努力。
2018年10月,我市组织医疗队到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人民医院支援,作为队长,姚俊在一年时间里,定期向当地医护人员传授专业知识和新技能,特别是规范呼吸科病种的诊疗,帮助耀州区人民医院开展气管镜、经皮穿刺肺活检等技术,尤其无痛支气管镜检查项目开创铜川市首例,获得“优秀对口支援工作者”称号。
下一条:风鹏正举上青云